老髦這個歷史罪人,可以捱千刀刮,但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歷史上罕有統治者可出其右。對聯、詩詞、毛筆書法樣樣見得人。
不要以為寫(不是毛筆書法)的了幾個漢字、說得來流利的漢語就精通了中華文化。那是幼稚無知的想法。每個語系都有一樣的結構,對一個發展成熟的語系,都有語法結構,這個結構大同小異,僅僅是字的寫法和發音不同而已。
世界上的語系真正的區別其實只有兩系:字型是字母的拼湊,和字型的單獨成形。前者是漢語 之外的所有語系,後者僅僅是漢語才有。或許像朝鮮半島,日本等都曾經有過單獨成形的字型,但現在已經不使用了。
單獨成形的字同一的大小都有一律的唯一尺寸,也都是單音節,人們習慣稱之為方塊字。方塊字在句子中都有自己清楚的位置,而拼音字就沒有這個優勢,它們在句子中的位置視拼音字母的多少 而定。方塊字的這個特點正是賦予了漢語有了對聯、古詩古詞的整潔結構,並且之間相對位置上的字可以互相對應。這個特點可以讓文人構造出瑰麗的藝術語言,這個正是其它語系所不可能具有的。正是這個原因,古月語反對漢字的無理簡化,更反對以拼音取代方塊字。漢字本來就是單音節字,都可以構成獨立的含義以方塊漢字寫出來,一眼見到就知其義,以拼音來表示漢語的時候就顯得不倫不類,根本無法每個單音節是何意。
或許有人會說,他們要弘揚的中華文化裡的道家、儒家。他們忘了,道家、儒家的說教並不是只有中華文化才有,甚至其它民族(以希臘為起源的西方文化)的這些有關說教比我們更遠古,更系統,更科學。我們有,他們沒有的就是對聯、古詩詞和毛筆書法。
漢字書寫結構的橫直、豎直、按、捺、撇、勾,點、踢,毛筆與鋼筆、圓珠筆、鉛筆的不同在於它劃出的筆劃可以變化,因此形成了毛筆書寫漢字的變化多端,這是鋼筆、圓珠筆、鉛筆完全不同的地方。毛筆書寫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布等方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之一,這樣的藝術也是其它語系所不可能有的。每家的書法給人不同的感受:蒼勁、瀟灑、流水行雲的飄逸、千軍萬馬的氣勢、綺麗...。像古月語寫的字,自己看了都覺得彆扭,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氣。
因此,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累積了多少對聯、詩詞、書法寫得好不好可以受筆、墨、紙的影響,但是這些都可以通過選擇來避免。書法名家是一種天賦,這種天賦並不是個個人都可以具有。歷代書法家的名作,是他們留給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南韓和日本也遺留了不少的毛筆書法藝術遺產。對中華文化的這些瑰寶沒有感覺,甚至還通過所謂的漢字改革來糟蹋,還談甚麼弘揚?
下面是楊聞鞏學兄的書法:
myc兄的書法詩詞俱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