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真假雞蛋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7-6-14 20:30 編輯

真假雞蛋


   有指「假蛋」煮熟後,蛋黃由平常可咬碎至粉狀,變得像泥膠似的,若用力揑之,更會變成橢圓形,甚具彈性,而且咬起來口感像膠質,不易嚼碎。未經烹煮的「假蛋」,其蛋清黏聚性較差,在攪拌蛋黃時,蛋黃不如正常般散開,反而出現較具彈性的蛋黃球。但出現以上現象,並不可證明那便是「假蛋」。

  鮮蛋凝固或因低溫貯存

  上述情況也可能是鮮蛋貯存時溫度太低所致的現象,鮮蛋最佳貯存溫度為10至13℃,然而貯存溫度恰當,鮮蛋的最佳食用期也不會太長。有生產蛋商為延長鮮蛋的保鮮期,會將蛋貯存於0至-1℃之間,可是鮮蛋含水份較高,若存放在-2℃以下的環境中,鮮蛋會結冰凝固。

  蛋清含水份較蛋黃高,過冷凍後水分會先結成冰晶,體積膨脹而間接令蛋殼受壓,出現輕度裂紋和破損,尤其在蛋殼之兩端。此外,蛋黃除水份,亦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卵磷脂,這些高分子結構的物質,低溫下排列會產生變化,而令其出現「膠質化」現象,也就成了人們口中的「假蛋」。然而,這些變化不會影響雞蛋的營養價值。

  一般蛋殼表面均有一層可溶性的黏性膠薄膜作保護,防止蛋清水份散失,以及避免微生物進入污染蛋質。但蛋殼出現裂痕,其保護膜的功能也隨之失效。

  若蛋殼附有雞糞便或來自農場的污染物,引致食物中毒的風險則更高,尤其用於製作混合飲料或甜品,如慕斯(Mousse)、意大利芝士蛋糕(Tiramisu)等。因此,食用雞蛋前最好預先用刷子和水將蛋殼表面的污染物或排泄物沖走,以策安全。

  撰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應用科學學科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7年05月24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