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YJG旧帖修复】重访英伦随感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9-5-13 10:48 編輯

重访英伦随感(上)

--YJ--

2008年6月


 

  80年代我们在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常驻快五年,对风景如画的欧洲,及其文化古迹、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即熟悉又陌生,常常有一种摸不透、看不厌的感觉。英国还不是森根协议国,地理位置也和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好多英国人这么说:我们不加入森根协议,因为我们始终不放心。所以一般的欧洲几国游都不包括英国。80-90年代,我到英国去过几次,最长的时间,呆了半年,但都是负有工作和学习的任务,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旅游,再加上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负担,好多参观门票都舍不得花,也就只能到处走马观花、望洋兴叹了。

  为了弥补往日的缺憾,这次我们选择了自由行,想随心所欲到处走,这就是所谓的freewheeling travel。当然,事先也必须做好简单的旅行计划,在时间、预算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之下,我们决定重点拜访以下几个地方:伦敦(London)、牛津(Oxford)、剑桥(Cambridge)、温莎宫城堡(Windsor Castle)、斯德拉特福(Stratford)等等。

   常听英国人说过:英国的天气就像小姑娘的脸,变幻无常。对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了,曾经在英国北部一个美丽的城市兰卡斯特住过一段时间,起初我每次出门前都先看天气预报,但后来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本来是晴空万里,突然飘来一片乌云,然后哗啦啦一阵雨,如果没带雨伞的话,就找个地方躲一会儿,没过多久就雨过天晴了。所以英国人自古以来互相问好的口头语是:“今天天气多好啊!”“是啊,多好的天气!”。

   但近年来,由于美国文化的冲击,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就问候语而言,也不单纯是天气了,在地铁中、巴士上、马路上等等公共场所,经常听到挂在英国人口中的问侯语是美国人常用的“嗨!”“近来好吗?”等等,甚至于美国电影中那些骂人的粗话,也上了英国绅士们的口头语中了。由于老天爷开恩,我们这一路算是非常幸运了,除了两天是阴雨天气,其它全是难得的蓝天白云。

   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一样,不仅旅游资源很丰富,交通便利,而且旅游咨询服务也很先进。每到一个地方先找到有 “ⅰ”符号的机构,也就是游客咨询服务中心(“ⅰ”是information的头一个字母),实际上所有西欧国家都是这样,一般都设在火车站或巴士终点站附近,或者市中心。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费拿到当地的地图、地铁和巴士的路线图,以及多国语言简短介绍,也可以直接向服务人员咨询,他们会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需要导游,他们可以为你提供各种语言和各种类型的服务,一对一或者团体。同时也可以在这里寻找各种旅馆信息。20年前还是公告式的张贴在墙上,或者散发传单式的,不仅看的很费劲,也不知道可靠性如何。现在都进入电子时代了,电脑屏幕上有各种各样的旅馆信息,点击一下即可,马上就能查出所在地段、房型设施情况、价格标准和联系方式。比较廉价的B&B (Bed & Breakfast),也分地段而异。

   一到伦敦最好先买一张相对较便宜的地铁周票,只适用于地铁和巴士,虽然不如香港的八达通那么用途广泛,但也可以说是即省钱又省事。开始我们只知道跟着别人排队购票,后来才学会利用自动售票机,几乎所有的火车站都设有好几台自动售票机,只要输入目的地,是否购来回票(一般来回票比单程便宜),选择成人、儿童、长者或学生票,以及购买数量,屏幕上就会显示价格。塞入纸币,自动打印车票和找零,就是这么方便快捷。

  如果你不会用自动售票机,可以在附近找一位穿着铁路制服的导游服务帮忙。拿到票以后,赶紧去看挂在大厅上方的滚动铁路时刻表,然后找到准确的站台上车。上了火车会有检票员,看看是否有人逃票之类。有一次,从外地回伦敦的火车上,还真有一人因弄虚作假被重罚。英国火车自从私有化以后,价格上涨很多,但乘火车和地铁上班的人还真多,上班高峰期非常拥挤,也休想有人会绅士一下给你让座!能挤上去就不错。石油价格猛涨以来更是如此。所以,朋友告诉我们去比较远的地方最好不要买9点钟以前的票,不仅仅是拥挤问题,价格也比较贵。

 

(一)牛津 (Oxford)


  旅程的第一站是牛津,我们从西斯罗机场直奔牛津市中心,找到有ⅰ 符号的咨询中心,订好住处,登记好第二天的头一批步行游(walking tour)。由于怕影响学校的教学活动,限制20人一行(以前是12人),由持证导游领队并讲解。导游作自我介绍,同时告诉大家,我们这个团有来自美国、澳洲和英国各地,以及两个中国游客。同时还特意介绍说,目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占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共500多人,明年将增加到1000人,因为彭定康校长(原香港总督)决定增加对中国学生的奖学金,欧洲关于中国的主要研究中心也设在牛津。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 人们确定牛津是与牛有关,传说古代牛群涉水而过(oxen ford),因而取名牛津(Oxford)。其重要性是由于1167年英国在此成立牛津大学。一提到牛津的历史,肯定不会忘掉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赊帐欠债的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人们用town and gown difficulties来形容那冲突。最严重的一次,造成几百名学生被乱箭射死,结果是国王出面镇压,并责成市民赔偿大学500年费用。

   在牛津,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那些保留完好、分属不同历史年代、不同流派的古色古香建筑,使牛津城显得古朴素雅。英国人常常把牛津当作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在那里可以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可以重温昔日的辉煌(the good old days),处处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难怪英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本人虽然没有他们那么深沉的感觉,但漫步在牛津街道上,就像交叉在历史和现代之中。这风情万种的建筑,云飞浪卷的校园,积淀着几百年的斑斓文化。你也可以在齐尔维河(Cherwell)和爱西斯河(Isis)游船或在河滨步道。(Isis是泰晤士河流经本市之名。)

   19世纪以前的英国,仅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而剑桥也是13世纪初由牛津的部分师生创办的,即牛津学生和市民发生冲突时流落到剑桥的。进牛津读书,应该说是佼佼者的机会,是一条既痛苦又具有极大诱惑力的光荣之路。对英国社会来说,牛津、剑桥是通向最高权力的重要而又充满希望的途径。他们每年为英国培养出一批知识权贵,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或将登上权力的高峰。随便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种诱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届议会,339名保守党议员中,有94名来自牛津、75名来自剑桥。这些校友们又组成俱乐部、校友会,互相提携。而且,由父辈到儿辈,形成一个关系网,试想一下,这该是什么样一种局面?

   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和学者曾就读于牛津。英国的40名首相中,就有29名是牛津毕业生,包括当代英国最著名的政治家Harold Wilson(威尔逊)、Edward Heath(希斯)、Margaret Hilda Thatcher(撒切尔), 以及前首相Tony Blair(布莱尔)。牛津的毕业生中还有一位欧洲国家的总统、一位挪威国王、5位美国参议员,澳大利亚内阁1/3的成员。另外,牛津大学毕业生中还有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步行团从市中心的Broad Street 出发,先到Jesus College,参观了该学院的教堂、食堂、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等。总之,牛津和剑桥的体制是一样的,都是学院制,目前,牛津大学共有39个学院,形象地说,学院和大学的关系犹如美国中央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院长) 和几个Fellows(院士)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大学里都有职位。另外还有7个 “永久性私人学堂”-- 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仍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

  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和神话般的建筑遗迹,并可以描绘出各种有趣的史实。牛津的学院中许多中世纪建筑瑰宝,格局都差不多,都是中世纪的四合院,由于在当时学术是教会的专利,因此学院都以修道院式建筑来设计。进入古老森严的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总是古色古香、雕刻精美的塔状建筑。教堂、食堂、校舍和学生宿舍连成一片,中间则是精心管理的美丽的庭院或草坪。给人一种既有庄严的学术氛围,又不乏温馨和谐的生活气息。

  我这篇“随感”,只是随便谈谈我的感受而已,就不长篇累牍了。

 

从高处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四合院的模型
DSC06297.jpg

耶稣学院大门
Jesus College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我们的导游
Photobucket

Radcliffe Square

  雷德克利夫广场(Radcliffe Square),是大学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地方,是整个古城的中心,它远隔了主要街道的喧闹。座落於广场南边的那尖顶建筑是圣玛利教堂(St.Mary's Church),十七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庆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圆顶建筑是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600万册,有装满书籍的长达120英里的书架,29个阅览室和2490个座位。


DSC06295.jpg
我从圣玛利教堂顶上拍下来的博德利图书馆全景。

  牛津有100多个图书馆,是英国拥有最多图书馆的大学。只要是学过英语的人,都会对《牛津英语词典》感到很亲切,牛津出版社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享誉全球。另外,牛津几乎每条街道都有大大小小的书店,听说比图书馆的数量要多。


Old Parsenage Hotel

  在牛津及周围的小城,有很多老房出租给旅客,这座老房建于18世纪,我们就住在右面那个小阁楼上,楼梯非常狭窄,木地板踩上去还嘎吱嘎吱响,个子高一些的,一定要小心碰头。顺便也提醒大家,出门旅行,尤其如果想住这种老房,千万别带太多的行李!


DSC06299.jpg
圣玛利教堂上的各种精致雕刻之一

Hertford College

Bridge of Sighs

  优美的叹息桥(The Bridge of Sighs)建于1914年,把Hertford College 连接起来,它是威尼斯陡峭拱桥的复制品。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英国有好多博物馆都免费对公众开放,牛津大学的博物馆也一样,这是自然历史博物馆,门口挂了一个牌子:“门票免费,但我们需要您的支持,每人赞助2英镑,对博物馆的维护和改进会起到巨大的作用。”我相信,你即使进馆时还没有意识到这2块钱的分量,但当你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及其家长,那么投入地在博物馆学习时,你绝对不会吝惜这2块钱!


Photobucket

Butchery in Covered Market

Covered Market

  保留昔日原貌的牛津 Covered 市场,人们到这里来吃饭,购买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等,不仅仅是因为价格比超市便宜,而更多的是因为抱着一种怀旧的心情。尤其是这种肉店,大城市里是早就看不到的。前面那个粉红色的小楼是个饭店,据介绍,沙翁曾经在此处写完《威尼斯商人》。


Photobucket
我们早晨在大街上溜达时,沿路看到这种椅子,
心里直纳闷这怎么坐上去呢?

Photobucket

  哦,原来英国室内不许抽烟,这是给烟民提供歇脚的地方,两边还有烟灰桶,烟头不许扔到垃圾桶里。



(二) 剑桥(Cambridge)


  我向来不喜欢“悄悄的来和悄悄的走了…”,尤其是知道有巴中校友的地方,剑桥之行就是一例,起码打电话Say Hello 心里也好受些。这要感谢《巴中在线》,若不是巴中网站,我根本不知道剑桥有一位58届校友,看了网站上贴的几篇关于梁维耀教授的报道,我真为巴中母校感到骄傲,为全球华人感到骄傲,也为有这样好的校友感到光荣,更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去见见他。

  6月1日那天伦敦是晴好天气,预报说2日是中雨,也只能去参观博物馆了。我计划6月3日去剑桥,求上帝保佑那天是晴天,可以在剑河划船…。可是本人一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关键时刻全暴露出来了。为了轻装旅行,我决定不带笔记本电脑,但却忘了把同学和朋友的地址和电话打印出来。现在唯有寄希望于手机里存的电话号码了,也只有寄希望于香港同学。先给邓奶奶打电话,家里没人,手机发信息没有回应,我心里骂她:“这奶奶,根本不看手机信息的,更不会发信息!”但我冤枉她了,原来她去了俄罗斯旅游,哈哈!幸亏我同时也发给我们的网夫,觉得找他是比较牢靠的。果不其然我收到了来自香港的回复,虽然不是WF发的,但肯定是他的圣旨。Abun 从张茂荣那里问到的。真谢谢大家了!

   从伦敦到剑桥直达火车只需55分钟。下了火车,买好了"hop on-hop off" 可以随处上下的旅游车票,准备先在剑桥逛一圈。

  剑桥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穿过小镇的一条河流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国王学院的位置就在剑河边,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


Photobucket
1992年访问剑桥

Photobucket


  遗憾的是,这次老天爷真不够意思,一直给我们泼冷水,还嗖嗖的吹冷凤,无法坐在敞篷顶上观光。走在半路上,我就给梁教授打电话,他说中午12点在他的学院(Caius College)门口接我,他3点以后有课。为了方便我询问,还特别对我强调一下Caius 这个怪字的发音,和钥匙keys 一样,位置是在参议院(Senate House),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和圣玛丽教堂附近。我们按照旅游车司机告诉我们的地点下车了,走几步就到了剑桥最漂亮的Kings College 正门。此时,我已经忘了Caius这个字了,在Kings College 门口等了20多分钟还不见我想象中的梁教授(因为我没见过他本人),雨越下越大,老公此时也急了,一见到亚洲人模样的就问我:是不是他?我给他书房打了两次电话都没有人接。糟了,他肯定也在到处找我们。又打一次,终于听到他气喘吁吁地接电话:你们在那儿呀?


Kings College,Kings College
Kings College 正门

Senate House

  Senate House-剑桥大学参议院,曾经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是目前唯一的职责是选举校长,一般都由社会上受人尊敬、有名望的人担任。参议院成员包括所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或教授。校长一职是象征性的,校长很少介入大学事务,一般只负责颁发荣誉学位和出席学校的各种庆典等,虽然他也可以给副校长和大学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真正负责大学日常事务的是副校长,由大学会议(Council)提名,剑桥摄政院(Regent House)投票任命。副校长下面还有多位助理副校长,负责专门的领域,协助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剑桥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


St. Mary's Church
St. Mary's Church


  目前是学生考试期间,各学院都不对游客开放,梁教授是该学院的掌门人,当然畅通无阻。进入Caius College 大门,就直接带我们上二楼他的私人书房,门上方嵌着一个“Professor Liang”的小铜牌子。他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工作和研究。古老的房子,布置的很温馨、雅致。他楼下是霍金的书房。

Prof. Liang's study

At Liang Wei Yao's office

Prof. Liang's office

  这张桌子是梁教授辅导学生时用的,因为我在巴中在线见过丘博士贴的一张梁教授当学生时和他最喜欢的导师合照的相片,导师坐着,他站在后面。这次我向他申请能否让我在这张桌子前和你合照?他笑嘻嘻说当然可以啦!好多人喜欢坐在这个桌子前。然后把我推到椅子上坐下,而他却站在后面。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我那有资格坐在这里!可是我毕竟也还是厚着脸皮坐下了。

  遗憾的是替我们拍照的那个人并没有准确理解我的意图,拍了人没拍桌子。顺便提一句,立在我们背后有几幅国画,我以为是梁教授闲时之大作。他介绍说是他的妻子画的,准备参加绘画展览,为了节约,他抽空当个“贤内助”,帮她裱糊、装框。我惊讶之余,对教授的雅兴没什么可说的了。

  时间太短促了!梁教授如是说,我也觉得很遗憾,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开。他还带我们去参观院士们用餐的食堂和休息室,上次巴中欧洲校友会聚会联欢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这个地方别说游客进不去,连本校学生或一般教师也不能去,楼梯旁边写着fellows' stairs (院士专用楼梯)。上了台阶有一个女卫生间,但里面的灯是关着的。我找不到开关在那儿,就问梁教授,他的回答非常幽默、也让我哭笑不得:“我也不知道,没进去过。”但既然没有开灯,说明里面没有人,他把门一推,然后把手伸到左面的墙上,亮了!

  他带我们在学院里转来转去,也转到了学生食堂,此时已经一点多了,我肚子有点饿了,真后悔当初我没有认真安排好时间,中午饭已经和别人约好了,婉拒了梁教授的盛情款待。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好意思的因素,因为和梁教授是第一次见面,不敢冒昧接受邀请。其实我至今还真想在院士的食堂里吃一顿院士午餐呢!那就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长久以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是被人们联在一起的。在英文里则有专有的一个词:牛桥-Oxbridge。其实两校差别并不大,学校组织,建筑风格等也非常类似。如前所述,剑桥本身就是牛津大学学生和市民发生冲突之后,师生流落到剑桥建立的, 两校之间的交流也一直很密切。

  当然,两者的不同之处,也不需刻意就可以找到的。有人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了分析,结果是:牛津大学更注重思想,而剑桥大学更注重求知。这大概就是牛津出了29名首相,剑桥出了6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吧。一所大学,成绩斐然至此,无人能出其右。

  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竞争也颇受人们关注。就像举世瞩目,一百多年来每年都要举行的划船赛,牛津赢了71次,剑桥赢了77次,基本拉平。一般的看法是牛津的人文科学更强一些,剑桥的工程技术更优势。在英国每年都有大学排名,两校通常是交替为第一二名。近年来高技术强势,剑桥居冠的次数多一些。


At Qian's home
在朋友家

【待 续】




重访英伦随感(下)

--YJ--

2008年6月


 

(一)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Stratford-Upon-Avon)


  从牛津往北大约一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这座优雅美丽的城市是英格兰最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故乡,也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诞生地。我们都是靠步行去游览这座风景如画的古老集市小镇,了解莎士比亚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大师获得创作灵感的所在,还有他与好友聚会喝酒的场所。

  莎士比亚于1564年出生于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1616年在此去世。12.5英镑的票价,包括在斯特拉特福镇中心参观莎士比亚诞生地和生平事迹展览,以及与莎士比亚及其家族有关联的五座庄园。

 

DSC06396.jpg

  这栋房子是1564年莎士比亚出世的地方,也是大师童年时代的旧居,从房子和内部的陈设可以看出他出身不是很富裕,他父亲在房子的另一角开设一个皮手套手工作坊。其它的新房是沙翁在1597年(当时才33岁)以后,用他在伦敦剧场挣的钱购的。


Memorial Monument of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纪念碑,这里的大剧场正在重建,
据说2010年建成。

DSC06374.jpg

DSC06385.jpg
斯特拉特福埃文河畔一个花园式旅馆,
实际上这个镇里看不到什么高楼。

DSC06391.jpg

DSC06381.jpg

DSC06377.jpg

Old heritage

DSC06368.jpg

DSC06386.jpg

  参观莎士比亚故居时,导游介绍说,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哈莎维的家庭比较富裕,她父亲是大农庄主,在那个年代,男婚女嫁是讲究门当户对的。26岁的安妮嫁给19岁的莎士比亚,不图钱财,很受当地人的称赞。导游介绍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有些情节是从安妮哈莎维别墅的周围环境得到的灵感。既然离此处只有一个英里,那我们就奔着那个方向步行找吧。天气不算很热,但我们已经走的满头大汗,精疲力尽。凭感觉,肯定走了有两英里了,可周围还看不到任何标志,也没有公共交通,问了几个骑自行车的路人,指的方向都是一样,还顺便说一声:不远,快到了。那就再坚持一下吧,终于看到以下这个标志!从这里往左拐,又走了两公里的路。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刚才一共走了3英里多(差不多5个多公里)!天啊,怪不得这么累!难道是我们听错了?还是导游说错了?就算是一次晨练吧。


DSC06408.jpg

Anne Hatheway's Cottage

  安妮哈莎维别墅(Anne Hathaway's Cottage)在镇外的肖特瑞(Shottery)附近,这是一座完美的英式乡村花园别墅,也是莎士比亚妻子婚前的故居。19世纪以前,此房和周围的一大片农田一直属哈莎维家族所有。直到18世纪后期,有些名作家,如狄根斯等等曾访问此处,并把安妮哈莎维别墅和赫赫有名的莎士比亚相提并论。1892年被莎士比亚故居基金会(Shakespear Birthplace Trust)收购和修缮并永久保留下来。此栋古色古香的农舍及其花园,被不少画家和摄影爱好者收进到他们的作品之中,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乡村花园别墅的代表。玛丽亚登(Mary Arden)是莎士比亚的母亲,参观这个农庄式家庭,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时代的农村生活。


Anne Hathaway's Cottage

DSC06411.jpg

  这个茅草屋顶(thatched roof)是按原样刚修缮过的,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草,可能是芦苇吧,在中国农村,用芦苇做屋顶比用竹叶要多一些。据介绍,仅修屋顶就花了8万英镑,可以保持30年。我仔细看了,做的非常精细,上面还用一层钢丝网套住。

  看到这些,我马上就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中国的《古镇游》,书中介绍中国的好多古镇,但令我非常吃惊的是,北京竟然只剩一个古镇,就是“川底下”。那chuan字特别复杂,被简化为这个川了。我们上次去看那古镇时,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太可惜了!哎!




(二)伦敦(London)

Londoninfo


  说不上来为什么喜欢这个城市。还是那些古老的欧式建筑;还是那个蜘蛛网似的地铁线路,只是向周围郊区更扩展延线(地铁公里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纽约);还是那些快速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巴士;几十年不变的老式样子的士,虽然不全是英国产的Moris牌了,车型适合高头大马的欧洲人,大大的车门,宽敞的座位,不设后备箱。我不能说这个城市不时尚,但它并没有给人一种现代化城市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之处,可能,对伦敦的感觉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或许,我对伦敦的“随感”就从这开始。

  我觉得,能称得上伦敦标志性现代化建筑的,是自2000年3月赫然屹立在泰晤士河南岸的伦敦眼(London Eye),它与北岸的大本钟遥遥相对。总高度135米,共有32个全透明的圆球,看上去像32只眼睛,所以取名“伦敦眼”。它转一圈要30分钟,天气晴朗时,可以360度俯瞰全伦敦40公里以内的风景。其实,伦敦的雾(London fog)这种贬称早已成为历史了,经过环境治理,英国人可以骄傲地说:现在伦敦大部分是晴天了!鲑鱼(Salmon)也回到泰晤士河中产卵了。我们在伦敦的十多天里,除了碰到两个阴雨天,其它都是阳光灿烂,白云蓝天。

  伦敦眼的主体建筑是在荷兰建造的,耗费2000吨钢材;其它部件是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捷克建造的。


London Eye

Onboard London Eye

Houses of Parliament n Big Ben

  从伦敦眼上面拍到的议会大厦和大本钟的全景(Houses of Parliament and Big Ben),英国的上议院和下议院都在此处。议会大厦也称威斯敏斯特宫(Westminster Palace)。这么好的天气,拍不到好相片很是遗憾。仍然是因为技术问题和傻瓜相机,这时,我真希望我是Amet或kk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n Big Ben
横跨泰晤士河的桥梁有好多,这是威斯敏斯特桥
(Westminster Bridge).

DSC06598.jpg

  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好多人肯定看过1940年上映的,由Vivien Leigh主演的英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爱情故事是从这个桥上战乱场面开始的,悲剧也是在这个桥上结束的。


River Thames Cruise

  到了伦敦千万不要错过在泰晤士河乘游轮,最好是夜游,虽然伦敦的夜景没有巴黎、纽约等大都市那么璀璨,但还是值得一游。


Tower Bridge

  建于1894年的塔桥(Tower Bridge),历来被誉为伦敦的象征。桥长60米,塔高43米,桥中间可以掀起,供大型船只,包括军舰进出。据介绍,以前每天需掀起50几次,但现在一周才掀起5-6次。所以如果想观看塔桥掀起的景象,必须事先打电话或上网,了解大型船只进出此处的时刻表。


DSC06477.jpg

  漫步在高高的塔桥上也别有风味,上面有博物馆,展出古老的发动机和塔桥的历史。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购票上到塔顶,和伦敦眼上所俯瞰的角度不一样。


Tower of London

  座落在泰晤士河北岸,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伦敦塔(Tower of London),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座赫赫有名的,也有人称之为臭名昭著的城堡,曾经是王宫、监狱、铸币厂和动物园。历史上有三个女王在此被砍头,对好多在押犯人残忍地施行酷刑。


Buckingham Palace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上面挂着国旗时,说明女王今天在里面。那天正好碰上马来西亚国宾来访,这是马方的卫队在奏国乐,另一边是英国皇家卫队(对不起我拍的是video)。每天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就够吸引观众,更不用说这么隆重的仪式了,门口人山人海,全是游客。

  有一阵子,英国公民曾经议论要取缔君主制,理由是皇家的日常花销耗资太大,靠大家缴税养活...等等。其实,皇家的活动是英国旅游业的一大收入。

  白金汉宫是英国女王的官邸,也是女王主持国事、接待外宾的地方。它定期向公众和游客开放。好像欧洲国家的王宫,其外表都差不多,建筑也不是太奢华,但里面却是富丽堂皇,共有775间房间、皇家收藏的各国名画、瓷器、高档家具等等。


St. Paul Cathedral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 Cathedral),重访这个教堂,使我想起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1981年在这圣洁的殿堂里举行的那场隆重的婚礼。英国公众很喜爱戴安娜王妃,至今书摊、报摊上还出售戴安娜王妃的照片、明信片、各种纪念品,包括婚纱照,称她为英国真正的王妃。按教会的规定,查尔斯和卡米拉的婚礼则不允许在此举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enster Abbey)
Westminster Abbey

Westminster20Abbey1.jpg

Westminster20Abbey2.jpg

Scan0005.jpg

  与其它教堂的角色有所不同的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enster Abbey)为皇家所有。该教堂不是主教座堂,也不属于教区教堂,处在主教和大主教的常规权限之外。首席牧师和教堂成员是直接向在位的君王负责的。大教堂的门票12英镑,长者票9英镑,进去参观以后,我认为很值得,教堂的维修和日常运转,耗资巨大,但他们没有来自政府和皇家或教会的固定拨款。

  中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修道院,后来越来越多的王室成员和贵族安葬在大教堂里,可以说是到处都是坟墓。18世纪以后大教堂因为埋葬著名杰出人士以及对他们的悼念活动而闻名。据介绍,大教堂有六百座坟墓、纪念碑和纪念物。因此这里的纪念雕塑众多,为全英之首。

  除了历史和艺术珍品,更令人惊叹的是教堂建筑之精美,体现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工匠们的技艺。另外,这是一座仍在使用中的大教堂,除了日常的礼拜活动,每年还有很多“特别”仪式和其它活动。包括公众人物的悼念活动、重大场合的纪念仪式等等。自1066年起,这里举行过38次加冕仪式,多年来皇家的婚礼和葬礼都在这里举行。




(三)温莎城堡和伊顿河畔
(Windsor Castle and Eton Riverside)


  感谢老天爷对我们的特别关照,这几天一直是这么好的天气,风和日丽!从伦敦乘一个多小时火车就到了温莎城堡,中间只停几个小郡。温莎城堡也称温莎宫,历时900年的皇家住所,目前是伊丽莎白女王家族和查尔斯王子的郊区住所。城堡上挂着国旗,说明女王正在宫中。和其它参观点一样,每人有一个电子导游,详细介绍每一个地方,同时也可以随时询问在场的服务人员。

  雄伟壮观的温莎宫,全部都是用石头砌成的,从里到外可以说是奢华到极点。其选址也具有重要的战略考虑,它居高临下俯瞰泰晤士河,并连着通向内地的主道,城堡周围的城墙有四米厚。


DSC06630.jpg

DSC06639.jpg

DSC06645.jpg
这座圆形城堡为亨利二世国王于12世纪所建,
是温莎宫的中心建筑。

DSC06646.jpg

  阿尔贝得教堂(Albert Memorial Chapel),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是1863-73年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英年早逝的丈夫阿尔贝得亲王而设计的,四周墙上的图案都是圣经中的故事。


DSC06657.jpg

  伊顿河畔(Eton Riverside),伊顿河是泰晤士河经过本地区的名称。优美的伊顿河,不仅为皇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此度假。


DSC06660.jpg

DSC06662.jpg
许多这种15世纪的房子,
给温莎城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四)布赖顿(Brighton)

  最后一天自由行是英国南部的海滨城市Brighton。对这个城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只是为了一个特殊的理由。那就是1989年2月我拿到了布赖顿大学的邀请信,那时办理出国手续是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程序,要层层审批。手续办好时已经是6月初了,我赶忙整理行装,准备启程。但命运不好,没过几天发生举世瞩目的六四事件,教育部对各高校下达了莫名其妙的文件,副教授以上不许出国搞交流或留学之类...,当时公安部还有一个规定,出境人员除了出示护照和签证,还必须出示《出境卡》...总之,我去布赖顿的计划就此流产了。


DSC06670.jpg

Photobucket

  布赖顿的海滨也有其独特之处,不是沙滩,而是天然的鹅卵石滩,而且干干净净,不用铺沙滩蓆就可以直接躺在上面。


Photobucket

  布赖顿码头(Brighton Pier),也算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吧。码头上面设有各种吃喝玩乐项目,酒吧、咖啡馆、商店、游乐场...蓝天、海水和灯光互相辉映,光彩夺目。


Scan0006.jpg

3321220_2.jpg

  建于19世纪初的皇家殿阁(Royal Pavilion) 原为瑞成亲王(Prince Regent)的海滨住所,仿照19世纪印度庙宇的建筑风格。


DSC06680.jpg

DSC06683.jpg

  这是我们10多天来吃的最好的一顿美餐,老公点了一份(实际是一条)Sea Bass,回家查词典才知道是一种海鲈鱼;我点了一份Mouls,不知为什么国内叫“淡菜”,它是一种贝类。无法和比利时产的又肥又鲜嫩Mouls相比。反正我们都有思想准备,英国人什么东西都是over-cooked(煮过头了)。

  这是一家意大利餐厅,服务员全是高个英俊的黑发男孩,伺服我们的是突尼斯人。因为等了快一个小时,才上了两瓶啤酒和沙拉,另外,我们挑的是有太阳晒的桌子,冰啤酒也不太冰了。我就和那服务员聊天,用幽默的口闻对他说:“你们这里的海鲜肯定非常新鲜是吧?”

  他说:“哦,那当然啦!刚从海里捞出来的!”

  我说:“哦,怪不得,我们要等这么久,原来你们先出海抓呀?”

  他马上改口说:“不,不,那倒不是,因为收拾新鲜鱼比较麻烦...,"他语言表达不清楚,很滑稽地连手势带比划地解释,要开膛(在自己胸膛上划一下..)等等。总之,我们明白了,他们这里的海鲜不在饭店里养着,而是专门有供应商送过来。幸亏这里没有堵车现象,不然的话...。我们看着表算计,到底要多久才能上菜,好在旁边有街头乐队演奏爵士音乐,然后一个桌一个桌要小费。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的菜终于端上来了。嗯,味道很不错,是正宗的意大利调料,但是,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问题,做的太老了!但我们已经饿慌了,全部饭菜都风卷残云般消灭了。


DSC06691.jpg
酒足饭饱后我们也随这帮老外在海滩上晒晒太阳。
(其实在这里我们才是老外呢^_^)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