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閑 談:吐 故 纳 新---郭良宽 [打印本頁]

作者: hkc    時間: 2020-7-27 15:17     標題: 閑 談:吐 故 纳 新---郭良宽

本帖最後由 hkc 於 2020-8-4 08:43 編輯

閑 談:
吐 故 纳 新

郭良宽 2020-07-27

  人一到七八十岁,又是空巢老人又赶上疫情,又不让随意外出溜达,老两口哪有那么多甜言蜜语,闷在窝里,脑子里自然容易产生瞎琢磨。于是我想有个词叫“吐故纳新”,可以把它理解为“推陈出新”、“新陈代谢”的近义词,我觉得它跟每个人有关,今天随意聊聊对它的认识:不论阁下穷或富,学问大小,不论在衣食住行,生活经历,前辈晚辈之间的关系,连说话的词语、语气、都跟它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小年轻也许不太理解,老爷可以带他到图书馆找有关解放前、刚解放以及改革开放後不论是文艺、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人们的习俗、说话用语、语气、语速、理想、穿着谓称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含有吐故纳新的元素。  

  就以我们五十年代初刚到北方的谓称为例,除了叫自己的亲人以及老师,几乎“同志”叫的满天飞,工人、警察、卖东西的,男的女的都可以叫“同志”,而“小姐”、“先生”都很忌讳,自己在心理上不接纳,如果接纳就觉得不是“革命同志”了,只有解放前的旧职员或伙计,见以前老板的子女,会偷偷地喊小姐先生。改革开放後的今天,"同志"仍然有褒义的一面,例如在党组织或部队裏,也有你我皆知的“同志”是指同性恋,故叫的人很少;而“小姐、先生、美女、×总….”那是当前很时髦,而且象征地位的谓称。  
   解放初期学生所追求的和想象的社会主义是人们高度觉悟(连贪污这个词都没想过)、自动化和电气化的社会。当今这些目标有的已经实现,甚至超前,我们有许多行业已经实现自动化和电气化,甚至实现无人操作,但国家认为还是发展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多了贪污问题是以前没考虑的。
   再随便举个住的,改革开放後,北京有些胡同已经拆迁,搬进大楼,同样的动作解手,老年人说,我昨天吃了将近一斤的荔枝,到现在还没去茅房(大便)。而年轻人则没见过茅房,见到也觉得不文明,他会说我去厕所或洗手间了。其实,茅房和厕所一般指不同的概念,茅房指旱坑,不带冲水,而厕所是冲水的。但老人是胡同长大,说惯茅房,一时难改。
   再说通讯工具的变化,也实在太快、太神奇,今後如果把5G、6G也加进去,说他是21世纪的大发明,我没异议。以前在大陆,看美国电影,俩货车司机在行车中前後可以互相传话,就觉得不得了,後来到了香港,每个警察肩上都有传呼机,而且家家都要电话,发现原来那个科技不是天方夜谭。再过不久大哥大诞生,时间不长,不久电脑也普及了,手机也不断更新,变化太快了,如今大陆同胞可以用手机不但用来发出信息,还可以支付、买东西,摄影、示出健康码,以後5G化之後,还不知有什么新花样呢,这些科技在美国好像没普及呢!所以美国处处拿中国说事,道理明摆着,心理不平衡。而要掌握这些新科技的人,老人心知肚明,多数是跟年龄成反比,就像我们当学生时,曾经嘲笑某某教授连拉计算尺都不会,现在轮到晚辈笑我们囉!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故”与“新”的理解,也很可能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故”不一定差。“新”不一定好,甚至有“时代轮流转”的可能。二战结束,发明了塑料,在当时被认为是了不起的发明,现在环保学者则认为这是最糟糕的发明。现在人们发现,塑料变成垃圾後,二百多年才能分解,塑料流到海洋,大量鱼类中招死亡,而且塑料由石油提炼制成,没物尽其用,造成污染和浪费。现在有钱的中国人,喜欢旅游,弥补过去的不足,給世界旅游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有不少人领悟到,外国的月亮跟中国的也没啥区别呀,甚至感觉到,其实中国东南西北中,各种地貌、气候、江河、风土人情、饮食多样,只要开发和管理好,也不亚于国外,有人把黄山比作活的中国画、把九寨沟比作活的西洋画。有一点必须承认,美国的文化渗透厉害,以牛仔裤文化为例,,它本来是矿工的工作服,可经过美国人的改造,能维持一百多年,直到今日,竟变成男女老少的便服,特别青少年穿的热裤,越穿越少,越破越卖钱,传统老人普遍摇头没辙。

  过去常听说,语言来自于生活,如今更能理解现实生活语言跟过去的确有很大的变化,仔细观察,同样是赵丹或白杨,解放前和解放后拍的电影、其道白、词语、语气、语速有许多不同。这也不出奇,现在前辈和晚辈在沟通上有许多词语也不一样呢!这也算吐故纳新吧!不过这个“故”和“新”,不能费,只能发展和保留。旧词语,也算古董。那么说吧“还珠格格”或“大宅门”如果对白用现代语言,难为导演了,收视率也不会高的。以上闲聊吐故纳新,没捋顺,将就看吧,当练脑练手习作,但愿能远离痴呆。








歡迎光臨 老校友 (http://boanson.orzweb.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