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 三十年代網球慧星許承基 沈美鎮遺作 許承基,這位來自爪哇島的愛國華侨,憑他打得一手好球藝活躍在國际網球塲上,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舊中國能夠沖出亞洲,走上歐洲,而到達世界網球技術高峰,并被評為世界網球十杰之一,這一卓越的成就,使他成為世界網球史上不可磨滅的人物。 今天,我們對網球前輩懷著景仰的心情, 翻開了英國草地網球年鑑,看到在英國國內比賽專欄,記載著各地錦標賽冠軍獲得者名單。當發現『KHO SIN KIE』赫赫三個字,排列在當代網球名手的名字中問時,不禁感到由衷的喜悅,因為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只有他,這位年輕的冠軍,作出了驚人的業績,在 那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代背景下,頻傳捷報使中國人民揚眉吐氣。 我們還應該看到,許承基所以在技術上取如此巨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的 打法,符合中國人的身体條件和特點,充分利用較好的靈活性,緊迫上網,快出快截,偶尓放短球。這個基本打法,可說就像乒乓球的傳統打法近台快攻相似,可惜 他的宝貴經驗,沒有留傳下來。今天,我們只能零星的記載,和親眼看過他比賽的人口述,得到一點帶有啟發性的輪廓而已。 下面簡單介紹他的一生和幾個重要的片斷。 [一]青少年時期 一 九一二年,許承基出生於中爪哇蘇卡拉耶[soekaradja]原籍福建,幼時受過荷蘭教育,雖然不太會說家鄉話,但還保持著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為人純 謹,待人有禮。從外表上看,他確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青年,誰也料想不到,他身懷絕技,活動在球塲上,打出變化莫測的絨球,吸引著千千萬萬的觀众。為之歡呼喝 彩。 他每次出外比賽歸來,都回到他原來的侨居地蘇卡拉耶,這地方是個小城市,位於中爪哇,它和東爪哇的瑪瑯相似,因為氣候涼爽,所以打网球的人比 較多,有的甚至全家出動,老少都泡在網球場上,愉快的度過他們的業餘時間。就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下,他從小就受到網球運動的熏陶。但他作比較有系統的鍛煉, 却是從十四歲開始。他的兄弟和鄰近的親友,都是網球愛好者,也有一定的技術水平,通過親友們的提攜和帮助,使他在少年時期,就已有了相當好的基礎,技術是 日日有進步。 到了十七歲那年[一九二九],他初顯鋒芒,獲得中爪哇單打冠軍,這是他走向勝利的開始。但到达全爪哇的最高水平,還有一段距离,經過 不懈的努力,足足花了四年時間,終於在一九三三年实現了這個願望,榮獲全爪哇錦標賽單打冠軍,至此,爪哇島所有老一輩的名手,都不是他的對手了。 就 是這一年,他和東爪哇的林續胤,被選為爪哇華侨代表,返國参加舊中國全國網球賽。這是許承基第一次离開爪哇,從此,許承基的名字便和舊中國網球事业的發 展,联系起來了。也是他走上發展前途的第一步,因為有了更多的機會和亚洲地區的網球好手較量,對技術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参加國际比賽 許 承基當時在國內,享有很高的声譽。這主要是由於他的打法先進,深受觀众歡迎,認為許年輕有為,前途旡量。据說有一次比賽中,顯示了他那不凡的身手,以上網 結合放短球的獨特打法,把當時以底線打法著稱的從新加坡歸來的另一著名華侨選手邱飛海,打得落花流水,遭到惨敗。由此深受觀眾和報刋的一致好評。但有趣的 是,在正式比賽傳來之后,又一位網球名手澳洲歸侨林宝華,他擅長發球上網打法,不甘示弱,向許承基挑戰,結果許敗林胜。由此引起上海觀众在報紙上紛紛提出,要求两人再度較量,以飽觀众眼福,而林宝華卻把『免戰牌』高高掛起。這么一來自然激起觀众對林的不滿,而對許更加同情和加以捧場了。這是圍繞許承基初次返國之行的一支插曲,當時人們引為美談。 許承基返國之行的最大收獲,在於和國內網球团体取得了联 系,溝通了爪哇和祖國的通道。一九三四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遠東運動會以外,還有一年一次的臺維斯國际網球賽,經過多次的國际比賽,不待說,他的技術水 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墨西哥舉行的中美臺杯賽中打出了新水平。他和美國著名新冠軍勃琪較量結果,僅以1:3盤受挫。 一九三六年,改為参加歐洲帶 臺杯賽,第一輪對法國。比賽地點在巴黎,由許承基迎戰法國冠軍蒲賽斯,按蒲賽斯的技術水平,名列歐洲第七位。賽前,熟悉內情的人,都估計這一仗將有一番競 爭。當時歐洲觀众,因為從來沒有見過中國網球選手,都帶十分好奇心來觀看,那知比賽結果,大失众望,蒲塞斯輕易以六比零、六比零、六比一獲胜。當地報紙把 這場賽情描繪為『老師對學生』之戰,消息傳至爪哇,在印尼的荷文報紙也有『許承基』惨敗的大字標題刋出。但許承基沒有因失敗而自餒,比賽結束后,仍然按照 原定計划,一個人留下來,住在巴黎,進行有計划的訓練。 [三]輝煌的戰績 誰 也預想不到,到了第二年[即一九三七年]奇跡般的事实出現了,當許承基再度和蒲賽斯交鋒時,競爭形勢卻完全改變過來了,許反以直落三盤擊敗蒲賽斯。這一 回,法國報紙對許承基的勝利,備加贊揚,并寫道:『看到許承基頭上戴著的白帽,令人想起了拉哥斯特』[按:系法國網球老將],以示敬意。 但具有歷 史性的胜利,還在後头。那是一九三八年,在許多名手参与角逐的英國硬地網球錦標賽中,大顯身手,榮獲單双两項冠軍。單打復賽時,觀众有四萬人,結果以三比 一擊敗英國著名冠軍奥斯汀。按奧斯汀是年夏季曾獲惠勃尔頓世界網球錦標賽單打亚軍,說明他的技術,還處在巔峰狀態,許多世界著名選手都曾敗在他手下。可 是,當他遇到許承基時,却一籌莫展。英國草地網球雜誌記者報道這場比賽的情况時指出:〝說來令人難以置信,奧斯汀屢次沖上網前,都為許承基打出漂亮過人的 球而挫敗。〞此外,許還屢放短球而直接得分,奧斯汀企圖擺脫這個被動局面,都旡濟於事,僅以六比三奪回第三盤,結果以一比三結束戰斗。双打賽是和英國選手 [G.L.Rogers]搭配的。 從此,許承基名噪一時,成為亚洲選手躍登世界網壇的风云人物。 除上述戰果之外,許承基在一九三九年曾撣联英國硬地網球賽單打冠軍,决賽時擊敗旅英華侨蔡惠全[按:蔡曾代表舊中國参加臺杯賽]。還獲得幾個歐洲國家冠軍,包括荷蘭冠軍、希臘冠軍、埃及開羅冠軍等。 還 應指出的是,許承基在温布頓世界草地網球錦標賽,并未打出好的成績,自他旅居歐洲以後,原先参加過兩次,一次在一九三七年,他打進最后十六名,在爭奪前八 名時,經過五盤苦戰,為捷克冠軍克裏拿所陶汰。這是較好的成績。另一次在一九三八年,在前幾輪比賽中,遇到美國亚軍馬谷,對方採取上網戰術,速戰速决,使 許未能發揮所長。因而又被陶汰。一九三九年因病沒有参加。 [四]在倫敦去世 根 据英國網球年鑒的記載,証实許承基在英國從事业餘網球的活動時間,实际上前后不過三年,真是曇花一現。當歐戰爆發后,從一九四零年起,英國各地網球比賽便 完全停止,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宣告恢復。就在這個時候,許承基行色匆匆又從侨居地爪哇到倫敦。他起初依然活動在網球場上,曾得過兩項地方賽冠軍[一是西部錦 標賽、一是米蘭錦標賽]。但不久,他便陷於痛苦的深淵而不能自拔了。 原來在歐戰爆發前,他和一位英籍姑娘結了婚,双双回到爪哇。隨著東南亚時局日 緊,英國撤退侨民,他的妻子便不得不回英國去。由於戰亂的關系,使他們的婚姻后來起了變化。听說女方脚踏英國本土后不久,便又改嫁了。在戰后的日子里,許 承基听到這個消息,自然感到萬分難過。因為精神上飽受打擊,生活上旡人照料,加上倫敦天氣不正常,有一天他受寒感冒了,可惜沒有及時就医,當他的朋友把他 送進医院時,他在路上便已停止呼吸了。他患的是急性肺炎。一代有作為的年青冠軍,就這樣撒手离開了人間,終年三十四歲。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他死后,就安葬在倫敦郊區公墓,當時喪事旡人過問,連墓前也沒有樹起小小的墓碑,墓地雜草叢生,几乎不可辨認了。后來才由他生前的友好和爪哇中華网球會集資補建,才算有了交代。[全文完] [/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