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基辛格新書:「世界秩序」》(Ferender Yeung 提供)

基辛格新書:「世界秩序」                      (Ferender Yeung 提供)

92歲基辛格又出新書了!他到底說了些什麽?

基辛格,美國前國務卿,1971年作爲尼克松總統秘密特使訪華,爲中美建交開啓了大門。被習近平稱贊爲中美關係的破冰者、開拓者和見證者。儘管這位長袖善舞的老人家早已退休,但歷届美國總統總是對他委以重任,他也爲數次中美關係危機的化解做出了重要貢獻。

92歲基辛格又出新書了!他到底說了些什麽?

作者:[美] 亨利·基辛格
出版時間:2015-7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定價:68.00
書號:ISBN 978-7-5086-5269-6

當基辛格89歲推出《論中國》時,世人已爲之震撼。在別人只能坐著搖椅慢慢搖的年紀,基辛格還在爲各國政客傳道授業解惑。然而大神就是大神,3年後老爺子又拿出了新作《世界秩序》,不是文章集結,不是論文精選,而是徹徹底底的一個全新大部頭,可謂畢生武功精華秘籍,不得不讓人頂禮膜拜。

那麽在這本絕世秘籍中,這位歷史活化石到底說了些什麽?
當今世界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世界秩序。雖說有聯合國公約,有國際法庭,但各個地區實質上仍是在各玩各的,互相不忿,從而也就導致了各方衝突不斷,局勢動蕩不安。基辛格認爲,不同玩法,不同秩序觀,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
先說亞洲,我們最熟悉的鄰居。作爲同樣是被西方堅船利炮打開大門的日本、印度和中國,却有著全然不同的秩序觀。

日本:從未被同化,一直在超越

作爲一個地處亞洲本土之外的島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日本“進可攻,退可守”,在戰略選擇上具有足够的靈活性。雖然我們和日本八字不合,但客觀來說不得不承認,日本“服從—學習—超越”的傳統還是非常强大的。

1853年,美國開著大炮跑到日本人門口,說咱倆搞貿易唄,日本一看打不過,乾脆放進來——學習!在保留主權的前提下,日本幾乎全盤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和制度,科技、軍事、貿易、國際準則,幷通過明治維新,發展現代工業,培養現代化軍隊。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炸沉美軍軍艦40多艘,終于報了100年前的大炮之仇。

1886年的長崎事件,北洋官兵跑到人家島上醉酒鬧事結果被逮了,說來的確是我們不占理,但誰讓北洋海軍橫呢,直接一級大炮準備,逼迫日方放人。日本人識時務,看到實力差距,選擇了忍氣吞聲,同時奮發圖强加緊建海軍,然後在1894年甲午海戰中完勝中國,完成了第二次屌絲逆襲。

再一次就是二戰後,日本輸了戰爭也輸了人品,在國際上臭名昭著,淪爲美國的小弟,美其名曰“向美國學習”。不過事實上,日本也的確利用此機會快速實現了現代化,神速崛起,借助美盟友的身份參與到戰後的世界秩序中。

基辛格認爲,日本與西方結盟不是爲了要跟他們共同奮鬥,而是爲了把他們趕出亞洲,建立一個“日本治下的亞洲等級制新秩序”。“亞洲新秩序”、“大東亞共榮圈”這些我們聽來帶有耻辱感的詞兒仍然不過時,因爲日本人對此從未死心。近年的釣魚島事件,日本又是扣人又是買島,北京當局强硬到底,直接劃出了領海基綫,幷在對日貿易上進行制裁。加上近年來美元的衰落,美國的日子沒那麽好過了,日元跟著遭殃,經濟明顯不振。所以看到中國發起的亞投行,日本心理是相當矛盾的,既想搭這趟車,又苦于美國不讓,一會兒表示想加入,一會兒又堅持底綫不加入,一會又說要在6月份加入,看著都替他糾結。

印度:侵略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

現在大家都跑到印度去靈修,去開悟,不光是因爲人家佛多廟多,而是因爲人家整個民族就是這個性格。在對待外來侵略者這件事上,他們一直抱著超然的態度——來就來吧,反正你們都是要死的。宇宙輪回,你們也就一塵埃。

所以從:
公元前6世紀的波斯人
8世紀的阿拉伯人
11-12世紀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
13世紀的蒙古人
16世紀的莫臥兒人
一直到後來的歐洲列强
印度人一個個照單全收,因爲“只有忍受了暫時的亂象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諦”。
所以印度也一直不與任何人結盟,說到底我們不需要盟友,單事單辦,有利于我國家利益的我就幹。亞洲國家也基本都是這個調調,所以我們看到亞洲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多邊集團和雙邊機制,經濟問題有亞太經合組織,安全問題有上海合作組織,貿易問題上有自貿區,幷不制定一套地區秩序的正式規則。
印度最大的假想敵當然是中國,一心想著跟中國旗鼓相當激烈競爭。當然了,中國沒拿他當回事,中國的比對目標是美國。

中國:心情複雜,我沒參與制定的規則憑什麽要遵守?

用基辛格的話來說,中國的歷史旅程最複雜,從古代文明到傳統帝國,到共産黨革命,再到現代大國,中國走過的道路對人類産生了深遠影響。
都說中國閉關鎖國,盲目自大,其實也是因爲長時間沒有對手,獨孤求敗。要說中國的世界秩序觀,一直是“我是世界的中心”,我管的是“天下”,其他人全低我一等,而不是競爭關係。所以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外交部,只有管理藩屬國事務的衙門。對外來入侵者,中國一貫是高冷拒絕,認爲憑藉自己的地大物博完全能hold住一切。就算戰敗,中國也有本事把征服者同化,蒙古人是這樣,滿洲人亦是這樣。

後來我們被西方列强生拉硬拽拖進了現代國際體系中,也正是因爲這種不情願和被動性,導致我們現在對國際秩序的這一套從來就不心服口服:這些規則我都沒有參與制定,憑什麽要我遵守?當然了,弱的時候我們不能說,韜光養晦,不吹噓不出頭,猛勁發財,在國際上跟誰都和和氣氣的,但從心裏藐視這個世界。現在强大了,我們可以把藐視從心裏變爲行動,中國開始明確提出要重新整一套自己的玩法。而人民幣國際化就是制定玩法的關鍵一步。所以亞投行建立了,中國占股50%,亞洲境外的成員只能占25%(要知道,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只占2.5%),也就是說在這裏中國永遠有一票否决權,你們愛參加不參加。但現在我們看到,除了美國和日本,所有的大國都進來了。

中國重新建立全球金融體系的决心是明擺著的。亞投行劍指世界銀行,而針對美國維護自身霸權地位的另一大工具WTO,中國則在推進自貿區戰略,東盟自貿區、中韓自貿區風生水起,而中澳自貿區以及RCEP(10+6)都在談,RCEP要是談成了,將是全世界最大的自貿區。大勢所趨,美國爲鉗制中國搞的TPP已經快被人給忘了。

基老爺子說的好,守擂的美國和打擂的中國,仍將是未來世界秩序的主角。

伊斯蘭世界:天下之大,唯穆斯林獨尊!

在伊斯蘭國家眼中,人類只分爲兩種: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世界只有“伊斯蘭化”,才能實現永久和平,幷且將這一點寫進了憲法(我只陳述,我不評論)。而“聖戰”是爲了轉化异教徒、將伊斯蘭教發揚光大的必要手段(我只陳述,我不評論)。所以他們的秩序觀是“政教合一”,政體要建立在宗教基礎上,而非建立在“主權”基礎上,什麽“主權國家一律平等”都是違反天理。
難怪阿拉伯世界永遠跟整個世界格格不入,相互看不懂,因爲我們根本就不在一個次元。

除了跟外界不對付,伊斯蘭自己還窩裏鬥。從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後,伊斯蘭教就分裂成了兩派——遜尼派和什葉派,相愛相殺,且一殺就殺了上千年。當然,這裏面還有西方的攪局。一戰期間,英法兩國完全無視中東的民族分布、宗教和歷史恩怨,完全按自己心情劃分出各國的邊界,把中東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雜燴。除了沙特、土耳其、埃及和伊朗四國相對穩定,其他黎巴嫩、叙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約旦等每一個政體都有著不同的教派和族裔,把日後的地雷埋得妥妥的。二戰以後又多了個以色列,這裏就更熱鬧了,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跟阿拉伯國家打了個遍,梁子越結越深。加上阿拉伯國家之間還內訌,以及西方大國各懷目的的挑事兒——內因、外因、宗教、地緣、石油利益,想不亂成了一鍋粥都難。

現在中東和平問題的重點是伊朗核武器問題。在伊朗核會談的十來年裏,中國逐漸成爲世界級玩家,在中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隨著2014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中國立刻高調西進,一帶一路順勢就推了出來。這一戰略將打通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新路綫。外媒大標題驚呼一帶一路挑戰了美國在亞非及中東影響力。廢話,要的就是把美國擠出亞洲。

歐洲:愛過,離婚還是硬撑?

歐洲也曾經是亂世,諸雄逐鹿,結果17世紀打了一場“三十年戰爭”都老實了。戰後各國在德國威斯特法利亞的小城開了個會,簽訂了威斯特法利亞合約,從此奠定了現代世界秩序的基礎。簡單說,就是追求均勢,承認主權國家一律平等,防止哪個國家太强大,太一枝獨秀。雖說此後歐洲幷非天下太平,但很好地實現了各方勢力相互制衡。拿破侖想擴張,被英國跳出來拍了回去;然後拿破侖又錯誤地跟俄開戰,結果被英俄聯合教訓了一通。後來爲了防止法國獨霸歐洲,歐洲人在維也納又開了一次會,重新劃分了政治版圖,在國家實力和合法性之間實現了很好的平衡。

不過後來,德國統一,德意志聯邦的建立打破了這種均勢。德英展開軍備競賽,英法俄結盟,德奧意結盟,兩大陣營終于引爆,一戰打響。戰後凡爾賽協定有個致命缺陷——沒把德國納入其中,結果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國崛起,引發了二戰。

二戰後,歐洲人開始放下恩怨,尤其是德法這兩大宿敵開始經濟聯合,這爲後來的歐洲新秩序打下了基礎。2002年,歐盟統一了貨幣——歐元。現在回憶起這段總是讓人無限感慨,因爲眼下歐盟的日子實在不好過。用金融時報副總編馬丁•沃爾夫的話來說,歐盟就像一個失敗的婚姻,離婚成本太高,而不離却又快過不下去了。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張三李四被拉到了一個麻袋裏,本來經濟波動還可以通過匯率或貨幣政策調節一下,結果都整成一個貨幣了,這招也沒法使了,從而導致像希臘這種以旅游業支撑的國家,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不堪一擊。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說歐債問題是個蛋,那麽希臘就是那道縫。5年了,歐債危機仍沒見好轉,前一陣希臘還就“欠債還不還”的問題舉行了公投,眼瞅著退出歐元區的路越來越清晰。歐元不被看好,加上美國爲自救,在退出QE後資金回流美國,導致歐元一路暴跌。

俄羅斯:我不當大哥好多年

俄羅斯這頭北極熊在國際上扮演了獨一無二的角色: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地理上與歐洲很近,彼此文化相通,但又始終與歐洲愛不起來。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下後,一幫前蘇聯小夥伴現在對這位老大哥總是又愛又恨。先從近兩年的烏克蘭亂局說起。

烏克蘭亂局實際上是俄羅斯與西方的博弈。烏克蘭是俄國與歐盟之間的緩衝地帶,戰略要害。爲了阻止烏克蘭與歐盟牽手,2013年俄羅斯發起了針對烏克蘭的貿易戰,烏克蘭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債臺高築。而反對派開始暴動,親俄的烏總統亞努科維奇下臺,于是俄羅斯鼓動克裏米亞公投入俄,好歹撈回點兒老本。

而油價下跌,加上西方制裁,俄羅斯大量資金外逃,盧布馬上就撑不住了,一通狂跌,國內物價飛漲,整得普京苦不堪言。當然,對這位曾經的老大哥,中國是不會坐視不管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促成了中俄石油管道,烏克蘭危機又促成了中俄天然氣管道。西方不亮東方亮,中國的快速成長雖然讓俄羅斯心裏也不痛快,但關鍵時刻好歹沒那麽絕望。

回想中俄關係的發展史,從50年代的中蘇蜜月期,到60-80年代的撕破臉,90年代的關係正常化,再到新千年的戰略合作。如今,俄羅斯取代沙特成爲中國的第一大能源進口國,幷且俄羅斯在交易中允許直接采用人民幣結算,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信號。今年5月份中俄在地中海聯合軍演,向華盛頓證明軍事實力,8月份又要在日本海海域聯合軍演震懾日本,9月份普京還要來北京出席中國抗日勝利紀念日閱兵慶典。兜兜轉轉,中俄再次走近。普京明確表示,我們就是要與中國一起重建世界秩序。

美國:“想打誰打誰”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幾乎每位美國總統都堅稱美國擁有普世價值,宣揚民主自由和平,宣揚美國是“世界秩序的維護者”。基辛格說,美國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幷存。翻譯一下就是,美國既君子又小人,既品格高尚,也幹了很多打臉的事兒。比如二戰後搞了個布雷頓森林體系,讓全世界貨幣跟美元挂鈎,美元跟黃金挂鈎。結果一場越戰打得美國錢不够花了,而由于黃金挂鈎的限制開不了印鈔機,于是乾脆撕破臉單方面毀約,直接把黃金的緊箍咒扔了。無奈那時候大家反擊已經沒了底氣,因爲每個人手裏都攥著美元,尤其是全球的石油交易都用美元結算,扼住了大宗能源交易的命脉。這張綠紙實際上就是一欠條,却能從全世界換來吃的用的,從此美國便走上了“印鈔票致富”的神奇道路。

霸主地位的維護少不了軍事力量的支撑,所以我們看到這位“世界秩序的維護者”在過去20多年裏,先後把中東小夥伴打了個遍——海灣戰爭打完了打科索沃,接著打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叙利亞。除了搶石油,背後當然還有維持美元地位的目的——說到底,美國不酷愛戰爭,但美國需要戰爭。科索沃戰爭,美元是給剛誕生不久的歐元一個下馬威,然後又“誤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把游蕩在歐洲上空熱錢都引到美國,直接支持了自己的經濟繁榮。911後,美國向阿富汗開戰,一是爲了報仇,二是因爲巨額資金逃離美國,美國需要打回投資者對自己的信心。而伊拉克戰爭,全球油價飈升,石油交易又是以美元結算的,相當于是增加了全球對美元的需求,所以美國又名正言順地印出了更多綠色欠條。

如今,金融危機衝擊了美國,更讓世界經濟元氣大傷。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政策自救,印鈔機哢哢轉了6年,全世界一片駡聲,因爲都得跟著買單。而現在美國想讓錢回流了,就開始加息,開始退出QE,各國又是駡聲一片,哀鴻遍野,盧布暴跌,歐元暴跌,日元暴跌。可見QE就像吸毒,沉浸進去和戒掉都是極其痛苦的。
所以也就不奇怪,中國現在爲什麽一直在力推人民幣國際化。只有自己的錢自己做主,才能不再被別人牽著走。于是中國强推亞投行。亞投行成立之初,關注度幷不高,而英國一加入,立刻引發了連鎖效應,法國、德國、意大利、盧森堡和瑞士全都給中國遞交了申請書,連日本都蠢蠢欲動說也考慮加入,氣得美國直跳脚。然幷卵啊。

當然,爭取貨幣主導權只是一方面,中美在亞洲以及全世界範圍內的明爭暗鬥,多少年了,全世界也都看在眼裏。臺灣問題是中國的一塊心病,美國時不時要攛掇一下讓中國鬧鬧心,近期美國又頻頻在南海挑事。而禮尚往來,中國也開始到美國的後院轉悠,尼加拉瓜運河開工,拉美四國訪問,習大大李大大去隨便一劃拉就是上千億美元的訂單,整得拉美人民喜笑顔開,而美國當局心如刀絞。
除了聯絡拉美人民,打通中東經脉,中國南下道路也在一點點鋪就,馬爾代夫缺淡水,中國立馬給送去700噸。馬航飛機失踪後,中國軍艦進入了印度洋。說實在的,能進印度洋不容易,既然進來了,我們就不走了——在茫茫大海上把飛機殘骸一塊塊找齊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估計至少需要十年八年吧。沒事,慢慢來,我們有耐心。

中國從落後挨打,到推倒一切從頭再來,韜光養晦苦練腹肌,再到走上世界舞臺嶄露頭角,發展新型大國關係,中國用了170年。在這個舞臺上,我們注定不會只甘于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習大大說了,我們是一頭醒獅。

作者:[美]亨利·基辛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