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转贴】“香格里拉”在哪里?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21-1-1 23:46 編輯


“香格里拉”在哪里?
作者:柳斋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香格里拉”的大名,逐渐响遍世界。
  现在,每年有数百万旅游者涌进中国西南部,寻找“香格里拉"。
  但香格里拉在哪里,众说纷纭,谁也说不清。
  近四个月以来, 笔者以丽江古城为中心,在摩梭族大学生和独支的协助下,做了多次田野调查,又翻阅了几百万字书籍和资料。兹将查考所得,呈献读者。


(一)“香格里拉”源于洛克

  “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作家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但此词来源,应追溯到“纳西学之父”约瑟夫·洛克。
  希尔顿本人没有来过中国,更没有去过云南、四川、西藏等地。他创作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灵感和素材,主要得自于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的著述。
  约瑟夫·洛克(1884—1962),美籍奥地利人。15岁始习汉字,21岁抵纽约,28岁成为夏威大学植物学教授。通晓十门外语,出版过五部植物学专著。 38岁到丽江考察植物,后改为研究纳西族文化,前后达27年。
  他几乎走遍了纳西人的居住地(滇西北、川西南、西藏、西康高原地区),收集植物标本达数千种,飞禽标本数百种,还有4000多本《东巴经》抄本以及古碑拓片、纳西首领家谱与手稿。后历时十年(1934—1945)完成巨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又经两度周折完成了另一部要著《纳西-英语词典》。
  洛克于1949年8月初,乘美领事馆专机离开丽江。1962年病故于檀香山独居家中,享年78岁,终生未娶。
  洛克于1924至1933年,曾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过关于中国西南植物、人文的大量纪实文章和照片,在欧美影响很大。
  1998年,丽江和段棋先生访美时得知:洛克1924年后十年间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大量文章、照片,为英国作家希尔顿创作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提供了最重要的素材。
  由此可知:洛克的经历和他的文章,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和“香格里拉”的最初来源。


约瑟夫·洛克(1920年代摄于藏区)


洛克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1999年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中文版,据1947年哈佛版翻译)


(二)希尔顿创造新詞“香格里拉”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写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英国领事康维等四位英美人士,从南亚次大陆乘飞机往巴基斯坦白沙瓦途中,突然被劫持到人迹罕至的西藏高原蓝月山谷之“香格里拉”,四人滞留一段时间后,都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幸福的地方”。但副领事由于婚期临近,便逼迫领事跟着罕遇的马队一起逃离。回到英国时,副领事病死,领事失踪,从此世上无人知道“香格里拉”在哪里。
  小说描写的“香格里拉”,是藏语音译,意为“心中的日月”,指“理想生活的地方”,即《佛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圣经》中的“伊甸园”,《礼记》中的“大同世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英语译为Shangri-la,意为“遥远而迷人的地方”。
  1933年小说在伦敦出版后,轰动欧美,荣获了霍桑登文学奖,接着被好萊坞公司拍成同名电影,又获多项奥斯卡奖。影片风靡世界,主题歌唱遍全球。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作为商号买断,后来成为世界级的酒店品牌。
  此书出版后,在世界上引发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至今未息。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此书功绩之一,是为英语创造了一个新词“香格里拉”。


詹姆斯·希尔顿著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1933年伦敦初版,200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三)“香格里拉”面面观

  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描写的“香格里拉”,可从以下八个方面观之。
  一、与世远隔。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人迹最为罕至的地区”(P74)。“被远处无法攀登的高山完全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P101)。是“最边远最封闭的地方”(P110)。是“世界上鲜为人知的一角”(P80)。是“遥不可及、与世隔绝、渺无人烟的地方”(P64)。是“拥有奇特文化的袖珍之地,深藏在无人知晓的山谷”(P153)。

  二、风景绝佳。它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人世间最殊胜的地方”。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地方”(P101)。这里有“最摄人心魄的山景”(P101)。有“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银光闪闪,它几乎就是一座完美的锥形雪山”(P75)。“这里美得无法比拟,犹如进入画卷一般”(P147)。

  三、神权统治。人口两千人,以藏、汉为主,没有首领,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没有警察”。“被某些含混不清的神权政治所统治”(P153)。“犯罪是非常罕见的”(P171)。极少发生争夺女人的纠纷。平民“亲切友善,知足常乐”。人长寿,百岁以上老人很多。

  四、信仰自由。蓝月山谷里有喇嘛寺(佛教)、孔庙(儒教)、道观(道教)、基督教修道院,并存不悖。 “大部分人都能以适度的方法看待那些异教的观点”(P114)。

  五、高雅文化。“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在这里繁荣兴旺,它与世隔绝,避免外界的污染。”(P110)。
  这里有图书馆,藏书2万多册。“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的书籍,应有尽有,还有大量中文和其他东方语言的手写稿”(P144)。
  这里有博物馆,陈列的珍品有:“宋代精致的饰珠蓝色陶器,珍藏了千年以上的彩墨古画,还有绘有清幽仙境的漆器,细腻逼真,巧夺天工。”(P142)。“这些精巧完美的珍品透出一种犹如从鲜花叶瓣间飘出的清雅气息”(P413)。
  喇嘛们“收集了所有欧洲经典名曲”,“有些喇嘛能够出色地演奏多种乐器”,音乐间里“摆放着一支拨弦古琴和一架现代豪华钢琴”(P148)。
  这里除了有暖气、电话设备外,还有俄亥俄州生产的阿克伦牌绿瓷浴缸,“体现出一种最真实的文明”(P107)。

  六、山谷天堂。蓝月山谷“安恬宁静与世无争彻底悠然自得”(P212)。是“康维所见过的最幸福的社会”(P163)。“山谷简直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天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P161)。“在世间已经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地方了”(P121)。

  七、中庸之道。香格里拉的幸福生活,是由“中庸之道”造就的(P114)。香格里拉总管张先生(汉)对康维说:“简而言之,我们信仰的是中庸之道。”(P113)又说:“这样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居民生活的安宁”(P114)。张先生还说:“过犹不及”,是一切罪恶和动乱的根源。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小说的主题,也是香格里拉的灵魂,但被中外许多研究者忽略了。

  八、小说主角。本书主人公康维,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伦敦牛津大学高材生,学生领袖,“非常聪明”,是出色的划船运动员,是“业余钢琴家”,是“多面手”,是“心地善良的人”,“人人都觉得他可以作未来内阁总理的候选人”,校长也称赞他“了不起”。康维后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负过伤,“战争改变了他”。从此,“他对争权夺利的生活已经很厌倦了”(P64)。他自言:“我对这个世界的唯一要求,是独享宁静。”(P233)。”他在1921年去了东方(P10)。任驻外领事。一个偶发的事件,被劫入“香格里拉”。“当他清晨醒來,看到窗外柔和的蓝天时,就再也不想去世界上其它地方了”(P124)。
  此书写于两次世界大战间隔中,西方人正处于人心惶惶的年代。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为西方人提供了“精神家园”和“灵魂避难所”,因此在欧美发生爆炸性的效应。


詹姆斯·希尔顿著《消失的地平线》


(四)洛克心中的“香格里拉”

  洛克在丽江生活了27年之久(1922—1949),他称丽江是“东方小瑞士”。
  他的巨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和《纳西—英语百科辞典》,是纳西学的开山之作,因此被称为“纳西学之父”。
  1945年,他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前言》中,盛赞这个“迷人而神奇的古国”,并无比深情地写道:
  那么多美丽绝伦的自然景观,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森林和鲜花,还有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风雨跋涉年月里伴我走过漫漫旅途并结下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都将永远铭刻在我一生最幸福的记忆中(《王国》P40)。
  1949年8月下旬,他在加尔各答致黙尼的信说:“如果一切正常,我将回丽江完成我的工作。与其躺在医院凄凉的病床上,我宁愿死在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王国》P8)。
  1998年10月,萨顿先生在中文版《〈中国西部古纳西王国〉序》中说:“他一直想回到丽江。直到临终,丽江成了地球上唯一能唤起他思念之情的地方。”(《王国》P6)
  由上可见,洛克最早把丽江视作自已心中和人世间的“香格里拉”。而且至死不逾。


洛克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五)顾彼得心中的“香格里拉”

  顾彼得(1901—1975),俄国商人后裔,社会学学者,精通俄、英、法、汉等语。
  祖父、父亲曾到中国杭州等地经商(购茶),因此从小向往中国。十月革命后,随母亲来华,历沪、杭、京、甘、陕、港、川、康、滇等地。
  1941年,顾彼得被孔祥熙派往丽江工业合作社工作,后转为研究纳西文化。1949年8月初与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同机离开丽江, 1975年病逝于新加坡。
  主要著作有《被遗忘的纳西王国》(1955)、《彝人首领》(1959)、《玉篁山的道观》(1961)、《马来西亚沙劳越地区的经历》等。
  1955年,顾彼得公开申明:丽江是他的“香格里拉”。他在《被遗忘的纳西王国》一书末尾写道:“我在丽江也找到了自已的香格里拉。”(P322)。


顾彼得(1940年代摄于丽江)


顾彼得著《被遗忘的王国》
(1955年英文初版,20O7年云南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六)“香格里拉”地名争夺战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格里拉”商号,已被香港-新加坡郭氏家族买断。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开始发现“香格里拉”一名的商业价值。于是在滇、川、藏交界处,爆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香格里拉”地名争夺战。
  1993年,丽江古乐专家宣科先生在英国BBC电台说:“香格里拉在云南的中甸县。”
  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宣布:香格里拉在云南迪庆中甸。
  宣科因此被授予迪庆市荣誉市民(《公民宣科》P215)。
  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市。
  但怒江说:“真正的香格里拉,在怒江州贡山县的丙中洛。”
  丽江却说:丽江的蓝月谷比中甸、丙中洛,更像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而且雄古村有一块光绪34年的古碑,上有“香各(格)里拉”的字迹。
  四川则称:最后香格里拉在四川稻城。
  西藏也称:《消失的地平线》明明写着“香格里拉在西藏”。
  此外,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巴控克什米尔巴尔蒂斯坦、尼泊尔和不丹部分地区,都宣称:香格里拉在他们们那里。有的还说:巴控克什米尔Hunzg山谷最有可能是香格里拉的原型。
  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在云南?在四川?在西藏?各说各的,至今未能取得共识。中外游客对此茫然。


云南中甸“香格里拉”


云南中甸“香格里拉”


怒江丙中洛“香格里拉”


怒江丙中洛“香格里拉”


四川稻城“最后香格里拉”


四川稻城“最后香格里拉”


西藏“香格里拉”


西藏“香格里拉”


(七)丽江最似“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在哪里?
  我的看法有三点:
  (一)世上并没有“香格里拉”,只有“香格里拉”的原型。
  《消失的地平线》,不是实录性的历史,而是虚构性的小说。
  鲁迅讲述小说的虚构方法时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的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也不全用某事某人,也是“拼凑起来的”。其故事和人物,或来自洛克所写,或来自自已所见,或来自云南,或来自四川,或来自西藏,然后把它“拼凑起來”。
  “香格里拉”是作家虚构的典型环境,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香格里拉”,但可以找到“香格里拉”的原型。

  (二)香格里拉的原型在滇川藏交界处。
  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观,与以下这些地方都很相似:
  云南的丽江、泸沽湖、中甸(香格里拉)、虎跳峡、梅里雪山等;
  四州的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香城等;
  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黑脱、雅鲁藏布江地区等。
  上述这些名胜,都是洛克活动过的地方,所以都可能是“香格里拉”自然景观的原型。

  (三)丽江最似“香格里拉”。
  如果用上述《香格里拉面面观》八条全面衡量,最像希尔顿笔下“香格里拉”的,只有丽江当之无愧。
  《面面观》第四条是“信仰自由”。即喇嘛教、儒教、道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相互适当包容,这一条只有丽江存在。
  《面面观》第五条是“高雅文化”。有博物馆、图书馆、音乐间、钢琴和暖气、电话及进口浴缸等设施,这一条也只有丽江(木府)具备。
  《面面观》第七条是“中庸之道”。把孔子的“中庸之道”,作为管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是“香格里拉”的灵魂,也是丽江独有。从元代木氏土司当政起,特别是清雍正改土归流后,儒学和中庸之道在丽江逐渐深入人心。忠义坊、文昌宫、文庙、玉河书院、雪山书院、科贡坊等,是最具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面面观》第八条是“小说主角”。小说主人公康维和洛克都是通晓多种语言的学人,都是二次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几乎同时“到东方”,而且康维“对世界的唯一要求是独享宁静”的主要性格特征,也与洛克相同,这表明洛克是《消失的地平线》主要人物康维的原型之一。
  洛克在中国西南考察的中心在丽江。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自然会更多地取材于丽江。


丽江黑龙潭


丽江玉龙雪山


丽江束河古镇(夜景)


丽江泸沽湖


(八)人类的两个梦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是一个梦。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也是一个梦。后者不过是前者的延伸。
  把两个梦放在一起做个比较,可知人类千年来梦想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一、两位作者: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不满现实,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逸诗人。
  《消失的地平线》作者希尔顿,也是不满现实,反对战争的小说家。
  两位作者都关注社会,心系黎民。

  二、两个时代:
  《桃花园记》写于晋末宋初,即门阀贵族相互残杀的时代。
  《消失的地平线》写于上世纪30年代初,即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社会危机的年代。
两者相距1600年,同处于最黑暗年代。

  三、两篇经典:
  《桃花园记》是散文,写晋宋时代武陵一个渔民,捕鱼时误入秦代所建“世外桃园”的几天经历;
  《消失的地平线》是长篇小说,写四个西方人乘坐的飞机,被劫持到中国西南“蓝月山谷”的两三个月奇遇。

  四、两种梦想。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景象是:在与世隔绝的山洞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村中人“自言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渔人“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希尔顿笔下“香格里拉”的境象是:在远离人世的高原山谷中,风景绝美,物产丰富,信仰自由,奉行中庸之道,没有军队,没有警察,没有战争,社会安宁,居民快乐长寿。
  陶渊明的“世外桃园”,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梦想;希尔顿的“香格里拉”,代表了上世纪二战期间西方人的梦想。
  但今天来云川藏高原寻找“香格里拉”的游客,多迷于此地的奇山异水,很少人知道或问津人类曾有过的社会梦想了。


戊戌之秋,柳斋琐記
时客丽江玉水坊


 
丽江寻找“香格里拉”

 
丽江寻找“香格里拉”

 
丽江寻找“香格里拉”




原文:http://2img.net/h/img0.oldkids.cn/blog/view.php?bid=1277767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