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怀念母校》——纪念巴中69周年华诞【梁碧强】

怀念母校 ——纪念巴中69周年华诞
                                             
巴中59年届——梁碧强

蓦然回首,我们巴中母校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69周年的历程了,虽然1965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了,但作为巴中生都永远把母校的印记镌刻在自己心中,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曾在这里度过,是母校培养教育了我们。若作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作为母校,她则是我们学子的大家庭,永远的“家”!


        我是由椰城北华学校考入巴中上初中一年级的,进入巴中顿感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老师也是格外优秀,不但学识广,而且教学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初中阶段,我们的很多老师是由本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有的还在上高中。我初中一的班主任就是林长奋老师,至今,林老师还为华文教育孜孜不倦地拼搏,可敬!我永远记得教我、育我的启蒙老师,如:林长奋、李伯巧、陈芷芳、谢鸿楷、曾春贤、邝达生、林家骏、饶美珍、吴曾庆等等。

        到了高中阶段,教我们的基本上都是“大牌”(按现在的说法)老师,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丰实的教学经验,如温鸿琳、韦同芳、李伟康、梁英明、萧孟安、温持祥、李习生、黄城温、徐敬能等等令人尊敬的老师。一个甲子过去了,他们的高大形象,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所教的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课本、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是穿插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上物理课时,韦同芳老师提到了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让我们要默默地向他们学习。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巧逢学到地心引力,韦同芳老师便很自然地给我们讲解了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并为我们上了一堂使用阿吾德机计算地心吸力的实验课,要大家好好听、好好学,不然考试要呷“麦包”呵!我们的老师是站在所有能搜集到的课本资料的高度上给我们讲课的,而不拘于狭隘的本本。

温鸿琳老师教学时,把商务印书馆编印的课本和美国范氏大代数、英国剑桥、牛津的教材及华罗庚的数论导引等等都综合起来给我们讲课。讲解时,他引导同学一步步深入:“这个加这个等于什么?”简直呵……(纯正的客家音)。考试题目往往给出了答案,但是,中间一步步提了好几个“为什么”,目的是让我们从概念入手,锻炼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改进同学们的思想方法。

        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各有千秋,由于他们对教学尽职尽责,具有高尚的师德,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说,这些都使我们受益匪浅!

        巴中非常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注重实验课,拥有相当规模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我记得印尼著名高等学府万隆工学院也曾借用巴中的实验仪器、装备。在相关科目中,实验课的成绩占了一定的比例。大家还记得具有巴中特色的又大、又厚重的“超霸”物理实验报告本足有二三公斤重呢。初中上动物课时,要解剖青蛙等小生物,二人合用一台显微镜,每班人数都有五十多人,可见生物实验室单单显微镜的数量就很可观了!生物实验室外还有一个小动物园呢。做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不足为奇!而数学也有施展拳脚的空间。我还记得在上高中二时,刚刚出现计算尺,温鸿琳老师就组织一些同学在他家里制作计算尺(中午还管饭呢),有直板的、也有圆板的,制作计算尺,牵涉到制图、照相、洗相片等,这样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巴中如此强大的实验室仪器装备,据说有一部分是老师自己掏钱购置的。例如,物理实验室的很多贵重仪器装备是韦同芳老师自己出钱购买的。不仅如此,还有很多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不计任何报酬给有兴趣的同学教授课外科目。于是,诸如习作小组、数学小组、生物小组等等课外学习小组应运而生。我有幸参加了数学小组,在萧孟安老师的讲授辅导之下,我们学完了微积分、解析几何的完整教程。回国上大学时,前三年念数理化基础课就颇感轻松,潇洒走一回了。前几年我才听说,李伟康老师、萧孟安老师是自学成才的哩。我们的很多老师是“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也是前几年,我有幸收到了《司徒赞诗文选》、赖增创老师《廻文诗选》以及韦同芳老师的《晨风小唱》。正如编者所叙,深深感到老师们的高风亮节、博学多才及深厚的文学功力,令人肃然起敬、掩卷惊叹!他们爱国爱乡、爱友邦;热爱文化、无私奉献、精忠侨教!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之谓教师乃学校之灵魂也,我想,巴中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作为学生都会向往这样的学校,舍巴中其谁?我能在巴中学习,真是三生有幸!
        巴中的教师队伍,实现了传帮带的良性机制,新老教师就象接力一样,薪火相传,一波接一波,教育、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很重要的是,新老接替也把巴中校训“乐观进取、合作奉献”的美德传递开来,为巴中学生传承了优质基因。三十多年来,巴中母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不管是在科学技术上、物理学、化学、数学、医学、生物学、建筑学等等自然科学学术领域上,还是在人文、地理、史学领域、体育界、商界、工业界等方面都有巴中学子的身影,其踪迹遍及全球,不止中国(港澳台)、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当中很多都颇有成就,造福了人类、贡献于社会。借用前辈一句话:“伟矣,巴中!桃李遍天下!”

        我们怀念母校,固然要记起母校在椰城的地理位置,要想起母校的校舍、实验室,甚而之自己中学时期的教室和课桌,想起同桌的你、同班的他、同级的你、我、他……更重要的是,怀念曾经教我育我的敬爱的老师们——辛勤的园丁!饮水思源。在此,让我们向老师们致谢!致敬!送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心愿!虽然母校停办近半个世纪了,但巴中的形象犹存。所幸,在众多巴中学子的共同努力下,具有巴中“血统”的巴中三语学校已拔地而起!我们很高兴,祝愿其茁壮成长,为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作出贡献!

        遵循巴中精神,我们五九年届,在以黄瑞泉、蔡福庆、朱祖慰、陈荣山、杨嘉永、钱裕铭等为核心的印尼巴中五九届聚餐组的带领下,连续十年,年年都有全球性聚会,每次参加人数都有二百多人之众,六零届还有各届别也有类似的聚会,可见“巴中”之凝聚力!今年,我们即将举办纪念巴中六十九华诞联欢活动,展望明年巴中七十周年之际,能够在母校的诞生地——美丽的印度尼西亚椰嘉达,和全球的巴中生聚首,共庆母校的诞辰!

巴中精神永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