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丝路札记(十五)——嘉峪关


丝绸之路札记(十五)
嘉峪关

  2018年6月4日天晴,早上8:15离开酒泉宾馆赴嘉峪关。

  嘉峪关是中国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嘉峪关因建在在嘉裕塬而取名嘉峪关。如果把长城比喻成横亘在中华北方大地上的一条巨龙,山海关是深入浩瀚东海的龙头,它就是万里之外,腾跃于广袤戈壁的龙尾。它虽然只有6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威武雄壮,险要峻奇而成为长城奇观、河西胜景,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SL381061.jpg
车上抓拍酒泉市街景

SL381064.jpg
车上抓拍酒泉市街景

SL381067.jpg
车上抓拍酒泉市街景

SL381070.jpg
车上抓拍酒泉市街景

DSC06803.jpg
9时许抵达嘉峪关景区

SL381096.jpg
导览图(双击图片可放大到全屏)

SL381122.jpg
游览路线图(双击图片可放大到全屏)

SL381071.jpgSL381072.jpg
右图:明征西大将军冯胜雕像

  冯胜,原名冯国胜,明开国大将,安徽定远人。冯胜在历次战斗中,屡建奇功。后率军西进收复河西后,在嘉峪关选址建关。但结局很惨,因累积军功受封宋国公,诏立大明开国八大功臣时,冯胜位列第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皇帝朱元璋以有人告发他私藏兵器,随即将他赐死。


DSC06806.jpg

DSC06818.jpg
九眼泉湖

  嘉峪关南闸门脚下,有一汪清泉,名曰“九眼泉”,原名“南门湖”,后因其泉眼众多、长流不息,故改名九眼泉湖。九眼泉的泉水是祁连山的冰雪融化渗入地下后,长途奔袭在此汇聚出露形成的。“九眼泉”旁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古代屯军养马、戍边防患的好地方。

SL381074.jpg
九眼泉湖

SL381082.jpgSL381097.jpg
左图:九眼泉湖的石碑
右图:“天下雄关”石碑,在“东闸门”里面长长的坡道右侧。

DSC06826.jpg
要走长长的路

SL381084.jpg
导游介绍“骆驼草”

  骆驼草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径的2倍甚至3倍,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的水分,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所以它能在恶劣干旱的环境里生长,是骆驼在沙漠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补充物。


DSC06827.jpg
终于走到检票口

SL381088.jpg
东闸门,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

SL381091.jpgSL381092.jpg

SL381092a.jpg

DSC06829.jpg
毛手书的林则徐诗篇《出嘉峪关感赋》

  清末因禁烟而被贬赴伊犁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经嘉峪关时,面对巍巍雄关和大漠风光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威严高耸的嘉峪关连接这西部山川)
万里征入驻马蹄。(要到更远伊犁的我有幸在此驻足停留)
飞阁遥连秦树直,(巍然拱峙的高大楼阁与秦地笔直的树木遥遥相连)
缭垣斜压陇云低。(逶迤蜿蜒的长城压低了陇西的云烟)
天山岩峭摩肩立,(俊俏挺拔的祁连山与嘉峪关比肩而立)
瀚海苍茫人望迷。(浩瀚似海的戈壁滩看着使人入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都说崤山和函谷关是千百年来袖险固的关隘)
回看只见一丸泥。(如今回头一看它们不过是封关用的一团黄泥)


SL381095.jpg
走进东闸门碑廊

SL381094.jpg
碑廊两旁是巨型壁画

DSC06846a.jpg
文昌阁

  文昌阁也称文昌殿,原为明代建筑,清道光二年(1822)重修,为两层两檐歇山式顶,上悬“文昌殿”、“威宣中外”、“神威远播”匾。

SL381101.jpg
文昌阁

SL381103.jpg
文昌阁

SL381104.jpg
文昌阁

SL381109.jpg
文昌阁

DSC06850.jpg
关帝庙,右边是文昌阁

SL381108.jpg
古戏台,在关帝庙正对面。

SL381114.jpg

  嘉峪关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


DSC06862.jpg
演武场

SL381123.jpg
演武场

SL381125.jpg
演武场

SL381126.jpg
演武场

SL381165.jpg
演武场

SL381115.jpgSL381118a.jpg
左图:朝宗门;右图:光化门

  进“朝宗”门,左拐穿过“光化门”,走“马道”,登上内城,整座嘉峪关尽收眼底。

  朝宗门,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有“朝宗”两字,故而得名。“朝宗”表示过往朝廷官员虽远行“极边”,但仍要效忠朝廷,忠于君王。东瓮城劈门南向,不与光化门直通,使关城道路迂回,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

  光化门为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

  光化楼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

SL381119.jpg
光化门说明牌

SL381121.jpg
光化门

SL381128.jpg
光化楼

SL381138.jpg

SL381129.jpg
登上光化楼的阶梯

SL381134a.jpgSL381136.jpg
右图:图中右侧是马道,左侧是供游人蹬城楼的阶梯。

SL381134b.jpg

SL381130.jpg
“击石燕鸣”的传说

SL381131.jpg
游人击墙听燕鸣,以至墙面击痕累累。为

SL381132.jpg
为了保护城墙,现在已将击墙改为击石,
依然能听到燕鸣,实为建筑物距离而引起共鸣和回声。 SL381139.jpg
光化楼的迴廊

SL381141.jpg
光化楼上俯瞰演武场

SL381143.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45.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47.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48.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50.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52.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53.jpg
光化楼上远眺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

SL381155.jpg
光化楼上俯瞰嘉峪关景色

SL381157.jpg

SL381158.jpgSL381170.jpg
左图:会及门楼说明牌;右图:会及门说明牌。

SL381170a.jpg

SL381158a.jpg

SL381160.jpg

SL381161.jpg

SL381162.jpg

SL381163.jpgSL381167.jpg
左图:柔远楼;右图:柔远门说明牌。

SL381167a.jpg

SL381164.jpg
沿这柔远楼的楼梯下

SL381166.jpg
战鼓,鼓前标有“擂鼓十元十声”。

SL381168.jpg

DSC06878.jpg
嘉峪关楼

DSC06880.jpg
城楼下书画摊位

DSC06885.jpg
嘉峪关楼

SL381172.jpg

SL381175.jpg

SL381176.jpg

SL381177.jpg

SL381178.jpg

SL381180.jpg

SL381181.jpgSL381182.jpg

SL381188.jpg
11点左右乘搭电瓶车回停车场,电瓶车上抓拍路景。

SL381189.jpg
电瓶车上抓拍路景

SL381191.jpg
电瓶车上抓拍路景

SL381195.jpg
游览完毕,在此休息等待我们的旅游巴。11:30离开嘉峪关

SL381199.jpg

SL381201.jpg

SL381202.jpg

音乐:万里长城 费玉清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20-4-13 21:38 編輯

《丝绸之路札记合集》
点击题目浏览帖子


丝绸之路札记(一)《夜访乌鲁木齐》

丝绸之路札记(二)《迷人的天山天池》

丝绸之路札记(三)《大巴扎 丝路秀》

丝绸之路札记(四)《坎 儿 井》

丝绸之路札记(五)《交河故城》

丝绸之路札记(六)《火 焰 山》

丝绸之路札记(七)《家访 苏公塔 农家乐》

丝绸之路札记(八)《吐鲁番双城宾馆》

丝绸之路札记(九)《再见了,吐鲁番!》

丝绸之路札记(十)《鸣 沙 山》

丝绸之路札记(十一)《月 牙 泉》

丝绸之路札记(十二)《敦煌盛典》

丝绸之路札记(十三)《敦煌莫高窟》

丝绸之路札记(十四)《瓜州酒泉》

丝绸之路札记(十五)《嘉 峪 关》

丝绸之路札记(十六)《张掖七彩丹霞》
 ◎ 《七彩云海台》
 ◎ 《七彩红霞台》

丝绸之路札记(十七)《祁连山青海湖》
 ◎ 《翻越祁连山》
 ◎ 《青海湖》

丝绸之路札记(十八)《塔尔寺/告别青海》
 ◎ 《塔尔寺》
 ◎ 《告别青海》

丝绸之路札记(十九)《兰州掠影》

丝绸之路札记(二十)《麦积山石窟》

丝绸之路札记(二十一)《又见“大玉米”》

丝绸之路札记(二十二)《二七广场/商代遗址》

丝绸之路札记(二十三)《河南博物院》

丝绸之路札记(二十四)《河南艺术中心》


结 束



TOP

返回列表